王灵官传奇
上一篇:
下一篇:
自咸丰年间,黔西北的苗族地区暴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后,清王朝曾吸取了教训,一度采用怀柔的政策,以缓解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1911年清王朝最终覆灭以后,继而国内各地军阀叠起,使政局和社会极其动荡,人民连年饱受战乱之苦。 在黔西北地区,官僚、地霸、土豪、劣绅、奸商乘机大肆盘剥掠夺贫苦农民。他们以官税、地租、派粮、派款、抓兵、抢劫、高利贷等等凶残手段对农民百姓进行无际无边的盘剥和掠夺,逼得贫苦农民走头无路,苦不堪言。在这种社会背景中,贫苦苗民首当其害,因而又一次掀起了除恶抗暴的坚决斗争。 那是民国13年(1924年)郎岱罗朝阳与纳雍的王明福在水城比德和纳雍阳长一带(时纳雍未建县,阳长属水城)地下发动农民群众,一起创建了“齐心会”,号召苗族人民团结起来反抗官府的暴政。 该组织提出“一方有事,八方声援”,“反对加租,改斗改税”,“抗租、抗税、抗粮”等等的斗争口号。 此口号一出,自是深得民心,很合贫苦老百姓的心意,一时间四方参加齐心会的逐渐增多。其活动范围逐步扩展到蟠龙、滥坝、南开,进而延伸到赫章境内的兴发、古达等地。齐心会的斗争策略是以地下活动为主,并积极发动群众组织保护山寨。同时,又集中一部分武装力量,由王明福率领在各地积极开展游击活动,进行打击地方恶霸的嚣张气焰。 到了民国23年(1934年),王明福率领的武装组织在冷冲被土目禄焕章所部伏击,王明福不幸牺牲。其所率领的苗民军被打散后,各地“齐心会”又受到官府恶霸凶残地合围进剿,因而被迫暂时停止了一切活动。 齐心会受挫后不久,久经考验的苗族贫苦农民王灵官又做了许多积极的工作,很快恢复齐心会,并领导了齐心会后期的许多重要活动活动。 王灵官原名杨保,清光绪33年(1907年)出生在妈姑区平桥小溪河(今妈姑区平桥乡平原村矿洞村民组)的一个极端贫困的苗族农民家庭里。他和祖辈一样,都受尽了人间苦难。由于终年为官吏服苦役,一年的农耕收入上交租税之后再难以糊口,生活饥寒交迫,年年误耕,因而到处欠租欠债。在前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王灵官于1930年逃荒到水城八家寨投靠亲友。 艰苦的生活一方面使王灵官饱受煎熬,另一方面却磨练了他刚硬的性格和敢于反抗斗争的勇敢精神。 话说王灵官逃荒到水城后,在亲朋好友的介绍下,积极参加了齐心会,并和苗族领袖王炳安一起为重新恢复齐心会做了许多积极的工作。 1936年,王炳安和红军取得联系,并和红军地下党员尹自勇在纳雍以角召开齐心会负责人会议。当时,纳雍、赫章、水城、郎岱都有代表参加。会议推选祝兴洪(苗族,以角人)为会长,王炳安为武装大队长,王灵官为宣传干事,下面设3个中队,按会员居住情况分设若干个班。并确定以万全乡的大营边、冷冲、茅稗田为中心联络点。 齐心会又在尹自勇的帮助下,制定了一些纪律。主要内容是:一、服从命令听指挥;二、不准欺压老百姓;三、不准侮辱妇女;四、不准乱拿群众的东西;五、缴获土目地主的钱财要分给穷人;六、行军不损坏群众的庄稼等等。这些纪律对齐心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保证了会员的步调的一致,而且很大程度地团结了当地贫民百姓。 齐心会复兴以后,其会员很快发展到2万余人。他们先打击的敌人,董地的地主禄焕章和中坝地主禄焕文。在打击地主恶霸的同时,把斗争矛头直指国民党区乡政权,攻打了索桥么岩区长杨焕南家,并没收了他们的粮食分给了广大群众,严厉地惩处了作恶多端而民愤极大的地主恶霸。 水城民团副团长邓某某被齐心会抓获后,被处决在大黑舍。钢厂的区长张执忠,米箩的联保主任沈大吉也先后被齐心会成员击毙,大快了民心。 由于各地齐心会成员的一系列活动,惊动了当地的官府和地主恶霸,他们开始联手对齐心会进行凶残地合攻围剿。 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齐心会暂时转入了地下活动。 齐心会转入地下活动以后,王灵官只身一人深入到水城、纳雍、赫章、威宁的许多苗族村寨,向苗族人民进行反抗剥削和压迫的大力宣传,并准备酝酿一次轰轰烈烈的大起义。 他首先把起义地点选择在群众基础好而且便于集中、行动方便的水城南开坞铅的凉山。在组织和宣传活动中,他走遍了南开区的村村寨寨,各处的山山岭岭。由于他能和穷人同甘苦共患难,大家都亲切地尊称他为“八家寨公”或“破毡公”(因他很穷,只有一床破披毡遮身,故如此称呼)。 他积极宣传齐心会是为穷苦老百姓翻身做主人过上幸福日子的主张,号召穷苦人民团结起来,组织“联欢大团”,以迎接“新主登基”。 再说王灵官经过一系列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准备之后,看看时机已经成熟,便于1943年3月15日在水城南开坞铅的凉山举行抗暴起义。 他率领一百多人从“齐心会”队长杨福清、杨占林家出发,计划从水城金盆、干河进入赫章兴发区倮柱,走铁柱、到石板、响水,转走古达、威奢、野马川到镇雄。 为了隐藏行踪,避免敌人探听齐心会复兴起义,于是便把齐心会改名为“保皇会”,把开展游击的一切活动称为“迎接新主”和“保主登基”。 在从水城南开到古达的时候,沿途有不少苗族青年参加到齐心会的队伍中来。纳雍茄儿块的苗族青年杨氏知道后,也带领部分青年持枪来参加了齐心会的活动。 到了16日,抗暴队伍行至石板和响水,当地农民见了便纷纷地出来迎接,还杀鸡宰羊宴请齐心会的队伍,但王灵官和义军出于安全起见,皆一一婉言谢绝了。 至17日中午,义军领袖王灵官派人去安啷调张光明部,其余均留在古达场上露宿过夜。 此时,齐心会成员已发展至千人。王灵官先作了简短讲话后,便随即领着队伍出发。当义军行至威奢大水沟时,恶霸地主刘洪军,威奢乡乡长朱宿斋、团丁头目、恶霸地主朱益斋,土目安二麻子率所部乡丁、团勇和地主武装2百余人潜伏杉树林中伏击抗暴队伍。王灵官临阵不乱,立即采取了分兵前后合击的战术,彻底击溃了国民党乡丁、团勇和地主武装。 朱益斋、刘洪军四处狼狈逃窜。义军追至卡房垭口,安二麻子被围后,只好缴械投降,并答应供给队伍一切生活所需。 随后,王灵官命令队伍折回攻打威奢乡公所,先头部队先开仓放粮赈济饥民。 后来,义军被乡丁、团勇和部分地主武装围困在山沟里,幸有纳雍茄儿块持枪率队来附的苗族杨氏弟兄相援,方才杀出一条血路,队伍最后冲出了重围。 解围后,王灵官改变了往镇雄的计划,转向佳娃、独山、洗菜河挺进,一直行至垭都方才就地宿营。 至19日,抗暴队伍先在野外吃罢早饭后,又继续行经木戛到达珠市、诺素宿营。 至20日临晨,王灵官计划率队从妈姑经可乐往镇雄和彝良进行活动,不料行至望厂坡(今诺素乡上寨村)时,遭到大队保警兵阻击。一时之间,队伍被搅散。 话说凉山行动失败之后,王灵官自己并不灰心,他又回到南开进行群众发动工作。于1944年5月,他到比德毛稗田发动一次苗民抗暴斗争,届时3百多苗民攻打了蟠龙阿佐乡公所。因寡不敌众,最后又被保警兵和地方武装打散。 至8月,义军领袖王灵官又在南开青杠林的大、小二寨发动了又一次苗民抗暴起义。参加起义的有纳雍西部接壤和青杠林周围的8百多苗民。起义的目的首先是准备攻打水城,其口号是打倒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坚决抗捐、抗兵、抗税。 在出发之前,王灵官首先庄严地宣布了义军的各项纪律,随后便开始行动。当队伍行至保华时,人员已扩大到2千多人马。 到下午十分,便行至凉水井。恰逢保商队过路,义军便趁机解除这帮人马的武装来充实自己。 随后,逃脱的保商兵慌忙赶进城去报告,县长彭季良当即派遣保安团前往镇压农民军。领命后,保安团团长罗湘培立即带兵气势汹汹地往三块田截住抗暴队伍。由于敌人的武器精良充足,义军的武器装备相对极差,王灵官当机立断,命义军潜散在密林中进行顽强的抗击。 义军斗志高涨,其中张俊明首先射中机枪手,迅速冲上前把敌人的机枪夺到手。由于义军不曾使用,夺到的机枪并未发挥作用。义军进行了顽强的奋战,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致使大寨人张正祥阵亡,纳雍白岩屯杨绍宣受重伤后牺牲,而张俊明独力难撑,抗暴队伍只好败阵退却。 齐心会的抗暴队伍被打散的同时,国民党政府立即着手一面出三百块大洋悬赏通辑头目王灵官,一面派保安团罗湘培和王孝传清剿大小二寨,并把这一带的所有苗寨掳个精光。 各地苗寨的老寨、老巴、骂腮、署腊(都是苗寨中的自然领袖)等见势不妙,便暗中聚会商议往后出路。会上,大家一直认为这样实在是没法活不下去的,跪倒求生不如团结起来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也许还有生活的希望。于是,大家计划从南开开始进攻,再至水城,以一昼夜的时间迅速把彭季良、罗湘培、王孝传等官兵一扫而光。 当时,谢德光正任南开区区长,他探知苗民军准备攻打南开,于是心里十分恐慌,便一面向县里报告,认为继续清剿镇压不是办法,苗民军不会服,应以安抚的办法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他又多次派人去请苗族领袖进行一系列的和谈。 苗族理老、寨老、署腊得到通知,便皆到南开进行谈判。会上,罗湘培、王孝传出面答应对大、小二寨不再进行抓兵派款,也不再攻打苗民,并当面赔礼道歉。 苗族中的自然领袖理老、寨老、署腊等也答应了。他们要求,只要政治上不欺负苗民,经济上给出路就不再反抗。 谈判以后,各县苗民军才放弃了攻打水城的计划。但国民党政府对王灵官心有余悸,对他却始终不肯放手,而且把通辑谋杀王灵官的任务交给连山乡乡长李良才。 再说李良才通过多方探听,得知王灵官活动于义忠的菜干单苗寨后,便立即与恶霸地主邓贡廷合谋,以3百元大洋赏银买通苗族罗占标等人,教他们寻机杀掉领袖王灵官。 有一天,王灵官欲从纳雍悄悄潜回南开进行活动。当他行至凉山山岭的时候,早已守候在那里的罗占标立即迎上去,邀他到义忠的菜干单苗寨黄约拿家歇脚休息。 罗占标无微不至的热情接待,使王灵官放松了警惕。在宴席中,罗占标趁机用酒把他灌醉,然后黄约拿夺去王灵官手上的斧子。 这个时候,王灵官方知上了两人的当,就随手抓住一根煤杵想冲出门去。但因酒量过多力不从心,被凶狠的黄约拿一斧砍死。 第二天适逢鼠场赶场,不知羞耻的罗占标等人将王灵官的尸体抬到鼠场乡公所去请赏。奸诈的李良才亲自出迎,还为此放了两挂火炮表示祝贺。 当罗占标等人厚颜无耻地向李良才要赏金时,他却说他是要活的不要死的,死的只给30斤盐巴。后来,王灵官的尸体被他们抛弃在鼠场河边,几天后才有好心人把他就地埋葬。齐心会的领袖王灵官被害后,齐心会的所有抗暴活动一直进入低谷。但齐心会遗留下来的许多成员并未停止抗暴活动,他们或明或暗地与官吏恶霸进行了彻底的斗争,直到解放前夕方告结束。 作者:罗国锦 Minjiangushi.com小龟侠评:王灵官动员群众的能力是非常棒的,但是起义总是因机事不密被地主武装伏击,说明军事能力比较欠缺。 刚起义的队伍无枪无粮,靠吃野菜度日,机关枪不会开,指挥员应该了解自己队伍的战斗力,想办法攻占一些地方来充实自己,训练队伍。但王灵官没有意识到这些,而是一开始就定下了一个很大的目标,一大帮人浩浩荡荡去镇雄,能不失败吗? 本来叫“齐心会”,被改名叫“保皇会”,把开展游击的一切活动称为“迎接新主”和“保主登基”,这是为什么?当时已经民国了,没有皇帝了,怎么会提出这样的口号呢?是不是当时苗族聚居地消息闭塞,贫苦农民不知道已经改民国了,以为还是皇帝统治天下,所以为便于群众理解就提出“保皇”的口号?但是那时1943年,民国是1911年成立,也就是说民国已经32年了,贵州苗族所在的山地还不知道民国的存在吗?再说已经有红军士兵到过那里,做过起义队伍的指导工作了。 起义队伍在路上遇到商队,就打劫了商队,这是土匪行径。这也导致商队的人去报官,带着官府来围剿起义军。 队伍的指挥员很重要,正所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当起义队伍发展到两千人的时候,还是靠王灵官一个人来拿主意,这也太缺指挥员了,怎么就不涌现出几个人才呢? 以往,对英雄人物,小龟侠会称为“起义领袖***”。居于上述理由,小龟侠没有称王灵官为起义领袖。
更多故事
-
¥ 0.00
梵净山和凤凰山来历的故事:传说中的一群大鸟空战
梵净山不叫梵净山,叫什么呢?叫鹔鷞峰。因山峰上住着一种叫鹔鷞的大鸟,人们就把它叫鹔鷞峰了。
立即购买
-
¥ 0.00
苗族英雄故事:在剿匪中牺牲的英雄代表杨绍堂
贵州赫章县苗族的清匪反霸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
立即购买
-
¥ 0.00
贵州赫章县苗族群众大力支持红军长征
红军撤回寸田时,苗族王永安等护送红军去寸田后回家。第二天国民党军来收尸、清理战场,说苗族窝藏红军,应和红军同罪。
立即购买
-
¥ 0.00
太平天国故事:陶新春率领黔西北苗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经历了12年之久的黔西北苗族人民的反清斗争,虽然在清政府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但作为太平军在黔西北地区的这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却沉重地打击了这一地区的封建反动统治势力
立即购买
-
¥ 0.00
“米村”地名的来历
洞口只有二指大小,一粒一粒白花花的大米正在连绵而出
立即购买
-
¥ 0.00
姑娘早上赶集碰上看不清面貌的水鬼
一边是很深的大河,那个人不可能掉下去,因为河面没有什么明显在动的物体,何况刚才根本没听到落水声;
立即购买
-
¥ 0.00
发生在广州人民北路的灵异事件
明明晚上我们把货排得整整齐齐的,但是每天回来,玩具都跌在地上了,有些童车还跑到老远的地方。
立即购买
-
¥ 0.00
贵州民间故事:太子找他的菩萨母亲
太子几天见不到妈,又哭又闹,身边的太监被他闹得没有办法,只得告诉他道:“你妈到贵州梵净山修行去啦。”
立即购买
-
¥ 0.00
民间故事:九皇娘修炼成仙
明朝万历年间,神宗皇帝第九个妃子,娘家姓李,人们称她李皇后,又喊九皇娘。
立即购买
-
¥ 0.00
民间故事:王大妈吃鬼 吃到一个臭鬼
王大妈就这样独霸一方,成为一个了不得的红人。
立即购买
-
¥ 0.00
朱砂来源的故事:孙悟空与朱砂
好动、调皮的孙悟空顺手就把血涂到石头上,石头立即变成鲜红闪光的晶体。
立即购买
-
¥ 0.00
男孩无意找到神仙洞 却过不上神仙般的生活
人们看着这个洞,又听说是吕洞宾、拐铁李下过棋的地方,又发现威宁城周围的所有山上都没有这样大的洞,就把这洞叫做“神仙洞”。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