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口头文本的意义:民族想象、族群记忆与民俗“书写” ——以裕固族民间故事为研究个案
在口头传承过程中,裕固族民间故事成为民族历史的“活化石”,不断实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族群意识和族群认同感。
3 ¥ 0.00 -
-
历史中的神话与神话中的历史 ——1949年后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书写中的神话重述
神话一直与历史相关,在民族史的书写中,神话被提炼出来,成为民族的一种“修辞”,整个重述过程不仅将神话学术化,还将历史开端神圣化、地方知识公共化。
6 ¥ 0.00 -
凉山彝族毕摩文献《妮日尔果》与哭嫁歌《妈妈的女儿》比较研究
《妈妈的女儿》是凉山彝族新娘在出嫁前夕与同伴们一起吟诵的一首哭嫁歌,它主要抒发了临嫁姑娘对自己童年、少年生活无限怀念之情和对父权制家庭中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及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不满情绪。
2 ¥ 0.00 -
论《布洛陀》神话母题的叙事结构与表达技巧 ——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文本为例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采录的《布洛陀》文本在人文始祖塑造模式方面,具有丰富的神话母题构成,同时在母题链接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母题本身的叙事规则方面,都体现出人们喜闻乐见的逻辑结构。
11 ¥ 0.00 -
-
论口传文学书面化过程中文化要素的遗失 ——兼谈彝族克智的收集与整理
在收集和整理彝族口传文学“克智”的过程中,应当深入实地,以多种方式互为补充地开展收集和整理工作,避免片面性和不准确性。
1 ¥ 0.00 -
-
媒介变迁与民间叙事的现代传承——以木兰传说为例
木兰传说是民间叙事在多元媒介语境下实现动态传承的典型案例,从《木兰诗》经典文本的叙事反哺,到《Mulan》影视的创新性呈现,再到《花木兰》游戏中多重媒介的交融与个体表达的回归,分析这一系列核心事件可以表明,现代媒介为民间叙事的多向度传播和多样化表达创造了条件。
3 ¥ 0.00